文|谢九如何选择证券公司
最近几年,无印良品在中国纷纷关闭门店,尤其是今年以来,关店的数量更是明显上升。作为中国中产阶级曾经最追捧的品牌之一,无印良品为什么被消费者慢慢抛弃了呢?
今年8月份,无印良品的北京世茂工三门店贴出公告,宣布在8月底正式闭店。这家已经运营了10多年,位于北京最潮商圈内的门店关闭,充分折射了无印良品当前面临的生存压力。2025年以来,无印良品在中国已经关闭了17家门店,创下历史最高纪录。
2025年8月28日,北京,位于繁华商圈之一的MUJI无印良品(世茂工三店)即将于2025年8月31日正式终止运营。(图|视觉中国)
2005年,无印良品首次进入中国,迄今刚好20年时间。过去二十年来,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十年,第一个十年,无印良品引领了很多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,但是进入第二个十年,无印良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放弃。
无印良品在2005年首次进入中国时,以极简侘寂的日式风格吸引了大批中国消费者,与此同时,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定价较高,将自己包装成轻奢品牌。无印良品的这种定位非常符合经济上行期的中国中产阶级,既可以不动声色展示消费实力,还可以彰显与众不同的品味,和欧美大牌奢侈品的“土豪”属性区别开来。由于受到中产阶级的热烈追捧,无印良品在进入中国的第一个十年,迅速开出了200多家门店。
不过,从2016年开始,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发展开始迎来转折点。这一年,无印良品在中国的销售增速明显放缓,到了2018年,收入更是出现负增长,到了2022年,无印良品在中国出现了首次利润下滑。
目前店内正进行打折促销,部分商品货架空荡荡。(图|视觉中国)
为什么曾经备受中国中产喜爱的无印良品,最近几年逐渐走下了神坛呢?
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变得成熟起来,对无印良品逐渐祛魅。
无印良品在日本的定位原本就是平价商品。上世纪90年代,日本泡沫经济破灭,无印良品这种极简风格的平民产品,最大程度迎合了经济下行期的日本民众需求。日本经济进入第一个“失去的十年”,成就了无印良品快速崛起的黄金年代。
无印良品在2005年进入中国,恰逢中国的经济上行期,这个原本在日本的平价品牌,将自己包装成轻奢品,反而迎合了当时中国中产阶级的需求。在日本经济下行期的产物,进入中国之后,居然反而成为中国经济上行期的大赢家。
不过,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走出国门打开眼界,发现无印良品在日本的价格远远低于中国,在国内备受追捧的无印良品,在日本原来只是一家平价品牌。于是,中国消费者对无印良品开始慢慢祛魅。
《学习小组》剧照
不仅如此,无印良品在中国还屡屡爆出质量问题,多次登上国内的质量黑榜,更是让这家标榜“良品”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。
在日本市场,无印良品的形象是价廉物美,但是进入中国之后则完全相反,给消费者形成了“价高质次”的印象。随着中国消费者“人傻钱多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,无印良品在中国的黄金年代也就悄然逝去,变得越来越不受中国消费者待见。
除了中国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成熟,中国的生产者快速崛起,从另外一个层面给无印良品带来沉重打击。
由于无印良品的很多产品都在中国代工生产,中国的很多品牌开始和这些代工厂合作,生产出大量和无印良品风格类似的产品,比如网易严选、名创优品等等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快速崛起的名创优品,已经成为无印良品的最大对手,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多家,是无印良品在中国门店数量的10多倍。和无印良品相比,名创优品等竞争对手的很多产品风格接近,但是价格便宜很多,越来越多的平替产品出现,迅速挤占了无印良品的市场,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市场空间变得越来越小。
《鬼怪》剧照
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,尤其是名创优品迅速扩张到4000多家门店速度,无印良品也在最近几年加速了开店的速度,希望能够以更多的门店数量守住市场份额,不被崛起的中国竞品快速蚕食。2022年以来,无印良品在中国的收入其实开始有所回升,但是,收入提升的同时,成本也在快速上升,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。所以,为了控制成本,在新开门店的同时,无印良品又不得不关闭很多旧店,由此压缩成本扩张。
所以,当前无印良品在中国就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,一方面要实现收入增长,抵御对手蚕食,每年需要开设更多新店,但同时又要控制成本,避免更大的亏损,很多效益不好的门店就不得不关闭,于是,无印良品在中国就呈现出一种很纠结的状态,一边开店一边闭店。
面对中国消费者对于无印良品定价过高的指责,同时也为了应对市场竞争,无印良品最近几年在中国市场也开始降价,但即便如此,价格还是明显高于日本本土的定位,也高于中国的竞争对手,所以,降价的效果也并不明显。
在当前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,不只是无印良品卖不动,连优衣库在中国的业绩都开始下滑,消费者开始选择更便宜的平替。对于无印良品而言,只要价格不降到位,在当前中国市场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。
《单身女的圣诞节》剧照
由于意识到高价策略在中国越来越没有出路,无印良品也开始试图走下沉路线。最近,无印良品宣将在中国推出低价小型店铺“MUJI 500”,主打日常生活必需品,大约70%的商品定价在500日元(约合人民币25元)左右。
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如何选择证券公司,到底是那个曾经轻奢的MUJI 更受欢迎,还是回归十元店本色的MUJI呢?
安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